工筆畫,用PS實例講解中國風工筆畫人像后期修圖
統一色調(1)
現在看下整體,雖然背景統一了但是我們的模特還與背景格格不入,像是漂浮在紙片上一樣。
給人這種感覺的原因是人物皮膚的顏色無論明度還是飽和度都偏高,沒有沉下去。
使用“色相/飽和度”對紅色和黃色分別做減值處理,可以看到這兩種顏色不再那么跳躍了。
不過,這里僅需要對人物的部分做出調整,需要創建一個選區單獨對人物做出調節。
就像大家現在能夠看到蒙版處理后出現一個人形的樣子。
另外說一句,這個選區沒有必要做的十分精細,主體人物的邊緣適當出現柔和的過渡會給人更自然更真實的體驗。
現在的畫面的整體色溫偏冷與模特裸露出的大面積皮膚相當的不和諧,為了讓這個感覺減輕一點。
我們通過增加一張古樸的黃色宣紙素材選擇增加畫面的溫度。同時讓背景的顏色再統一一次。
通過截圖,可以知道素材作用的范圍為全部的背景,外加低濃度的人物主體(蒙版上的小黑人不是那么黑,呈現了深灰色)。
如果感覺素材的作用不是很明顯,可以增加一條曲線適當調整素材的飽和度和明度,就像我給出的結果那樣。
統一色調(2)
為了讓大家能夠看到Camera RAW濾鏡的具體參數,我把蓋印好的圖層做了轉智能對象的操作(是不是很貼心呀!)
轉成智能對象的好處很多,可以單獨做一期來講了。
僅看現在的“圖層10”就知道我這里對圖像所做出的液化與Camera RAW濾鏡都可以反復調節,直到你滿意為止。
液化這里就不多講了,因為基礎操作的時候已經做的很具體了,現在只是細微到看不出的調整。
在Camera RAW濾鏡中,目的還是增加畫面的色溫,提高整體顏色的飽和度以及做出暗角的效果來。
最后,增加圖片的銳度。基本面板中,對色溫和色調進行了調整,同時對“自然飽和度”增加。
“自然飽和度”相對智能,能夠選擇性的保護飽和度高的顏色,把較低飽和的增加飽和度。
細節面板中的調整每一張圖都是不一樣的參數,大家需要憑借自己的感覺不斷的測試,像我之前給的參數只是一個參考,大家不要固定住思維走不出來。
在Camera RAW濾鏡中加個暗角還是很容易的,來到效果面板,向左移動“裁剪后暈影”的“數量”滑塊即可得到相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