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色調,3D LUT讓相機照片秒變銀幕大片
六、關于3D LUT的調色
考慮到用3D LUT作為照片調色總是一個不對勁的事,為什么這么說?很簡單,LUT的用途不單單是調色,LUT作為校準,統一不同設備顯示相同色彩而作為的規范。或者是現場拍攝臨時在片場加載色調觀察。調色只是區區其中一種用途。閑話少說,關于3D LUT照片調色,怎么才能用得更好?這里有一些個人理解和思路,大家也可以參考一下。
<點圖片看大圖>
3D LUT調色適合于低調、中間調氛圍的照片,如果是高調的片子,LUT 色彩偏移再豐富也是白搭。70%前期打光,30%后期潤色。尤其是想突出冷暖對比的片子,前期光源非常重要,比如霍比特人中一些看冷暖對比的場景,看起來很舒服,這些需要依靠前期不同色溫的燈光進行打光。作為一個對比的基礎,如果整個畫面很平,色彩單一,使用LUT并不能做出太大的戲劇效果。
還是從一個案例說起吧,首先在Photoshop中建立一個調整顏色查找圖層,這里我選擇的是ImpulZ - Canon VisionLOG Raw中的Kodak Elite Color 200_FPE.cube這個3D LUT預設打底。這個膠片對比,青偏橙。跟當時現場差不多。原片本身就是在暖色路燈情況下拍攝。在人物后面是白熾燈,屬于冷光源,所以前期光線充分。底就差不多了。
<點圖片看大圖>
但是,看直方圖,我們可以看到,暗部跟高光都被壓縮了。所以下一步就用曲線,色階之類的調整照片的亮度值。根據直方圖,我使用曲線調整了是畫面的亮度值,畫面明顯增加了對比。但是一些細節還是沒有壓出來。不管它,先蓋印。
<點圖片看大圖>
蓋印之后,用曲線進入亮度蒙版操作,針對高光區域跟中間調區域壓暗。壓暗繼續變灰,然后這里我在暗部區域加了一個增加對比度LUT進行對比。感覺畫面還不夠暖,直接再高光區域加橙色純色層蒙版,再提煉橙色色調。
<點圖片看大圖>
繼續加LUT,加了兩個LUT,一個是提亮膚色,發色。一個是在暗部加青。最后在光源方向加一個漸變層。基本調色就差不多了。
<點圖片看大圖>
最后,蓋印,加顆粒加黑邊,降噪銳化輸出。完畢。
<點圖片看大圖>
整篇到這里就差不多結束了,這里還是要提一下,這種調色方式玩一玩、折騰一下是沒問題的。但實際應用仍然不足以應對所有情況。一個攝影師如果只依賴預設,那么一些東西永遠無法觸及。美學品質這個東西,不是一鍵就能達成的。我是追小風,歡迎找我玩,有什么疑問也都可以找我。微博:@攝影師追小風。
如果你的相機沒有對應的VisionLOG文件怎么辦?沒關系,文章末尾教你如何反編譯LOG文件。
附錄:如何自己反編譯相機LOG文件(技術貼)
我的相機沒有VisionLOG怎么辦?那么我們可以自己做一個,雖然吧。這很不規范。但是既然是屌絲版電影級調色。那么將就一下也無所謂。折騰黨們搞起來。嗨起,A威巴迪康萌。
下面進入實際操作。▌首先下載dcptool,這個我也打包了(我都快被自己感動了),下載地址還是在帖子最前面。▌下載后,解壓得到一個dcptol,然后把dcptool文件夾放到D盤根目錄下(就是直接盤根目錄,不外包任何文件夾)▌然后將要轉換樣本VisionLOG_5DMkII.dcp放到dcptool中。樣本DCP文件可以在VisionLOG文件夾中提取(就是下載地址中的VisionLOG壓縮文件)。
接下來我們開始:
1、啟動命令提示符 (通常是 按win鍵+R ,win鍵就是小旗子那個按鍵)
2、在里面輸入 cmd 回車,彈出一個黑黑的命令框。
3、輸入d:進入D盤,再輸入cd dcptool進入文件夾
4、反編譯成XML:dcptool -d VisionLOG_5DMkII.dcp VisionLOG_FujiXT1.xml,回車。也可以命名為你相機的名稱,例如:dcptool -d VisionLOG_5DMkII.dcp VisionLOG_d810.xml,回車。
5、走完第四步,我們再dcptool中獲得一個叫VisionLOG_FujiXT1的文件。
用記事本編輯打開它,一直拉到最后面。
<點圖片看大圖>
找到樣本相機型號,然后改為你自己的相機型號。比如你的相機是Nikon D7100,就把Canon EOS 5D Mark II 改成Nikon D7100 ,然后保存即可(型號名稱一定要對齊,少一個字少一個符號都回識別不出)。
怎么確定自己的相機型號呢,如果不知道自己的相機型號你可以在Camera raw里找到自己相機型號,一字不漏敲進去,然后保存。
然后重新編譯為dcp:dcptool -c VisionLOG_FujiXT1.xml VisionLOG_FujiXT1.dcp,回車。返回dcptool文件夾,我們可以看到已經獲得屬于你相機型號的LOG預設的DCP文件。
<點圖片看大圖>
然后把這個文件放到哪?前面說過的。我們放到C:/Users/yourusername/AppData/Roaming/Adobe/CameraRaw/CameraProfiles 中的 VisionLOG文件夾即可。
還有一種方法,也可以把別的相機log轉為適用于你的相機型號的log格式。這個軟件叫DNG Profile Editor,是啊逗比公司出品的。本文下載地址里面附帶了這個軟件,這個軟件是Adobe公司為了讓攝影師更方便的編輯相機色彩配置文件。
首先,我們先找一張raw格式照片,然后在camera raw 或者LR中,轉格式。轉為dng格式。
<點圖片看大圖>
然后打開DNG Profile Editor。在file一欄下點擊 open dng inage打開我們剛才轉換的dng格式照片。
<點圖片看大圖>
然后再點擊base proflie,下拉選擇 Choose external profile
<點圖片看大圖>
點擊Choose external profile后彈出文件夾,選擇我們下載的 VisionLOG文件。選擇一個dcp文件。我這里選的是5D3的DCP文件。
<點圖片看大圖>
OK,選擇之后,畫面明顯變灰。起了作用。
<點圖片看大圖>
然后再file中選擇 Export canon EOS 5D Mark II proflie。把DCP文件導出來。
保存在:
Mac OS:HD:/Users/yourusername/Library/ApplicationSupport/Adobe/CameraRaw/CameraProfiles
Windows:C:/Users/yourusername/AppData/Roaming/Adobe/CameraRaw/CameraProfiles
這里還是要記得一點,保存的名字為VisionLOG_XXX(XXX就是你相機型號,不知道自己相機型號可以進入camera raw中查詢。這型號是廠商命名型號,一個字不能少,少了就識別不出。)
<點圖片看大圖>
下一篇:絕色后期教程1:昆侖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