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家具的巧妙利用!廢品變成靚瞎你眼的高檔家

2014-11-14 19:26:00 來源/作者: PS網 / 鵬澤 己有:1102人學習過
汰換掉的鋼管支架,任何想得到的回收素材,Piet Hein Eek 總有辦法讓它們“起死回生”。極富盛名的荷蘭家具設計師 Piet Hein Eek讓桌椅、櫥柜、或家飾,在他的設計下,重新賦予了嶄新的模樣。不是環保的議題創造了這樣的結果,是創意以及逆向思考讓他成為綠色設計的先驅。把回收廢品變成高檔家具的Piet Hein Eek為何Piet Hein Eek要從回收的材料中創做他的家具呢?一頭亂發,滿臉胡渣。簡單的藍色T恤,牛仔褲的Piet Hein Eek 說:“花這么多的心力重新組裝廢棄木材,人力成本早已遠超過材料的花費了。我喜歡自己動手做東西, 我做的第一件作品,是用許多小塊廢木做成的一張凳子,我連續 10 次磨光、上亮光漆,最后的成果就像陶瓷作品一樣發出迷人的光彩。”廢木櫥柜是 Piet Hein Eek 廢木家具最早的作品之一,是他設計學院的畢業作品。(Photographs by Agnes Chen)他說:我花2年的時間才想明白,為何人們喜歡這樣的作品,因為它就是我們的故事。我們每個人都在跟時間、跟效率斗爭,我們永遠沒有足夠的時間把事情做好。當人們看見居然有人在它上面花了那么多的時間,這就是這件作品為何如此迷人的原因。為了要讓產品有合理的售價,你必須保持工作的效率,因為人工是最昂貴的。工業革命的效率就是竭澤而漁,因此產生了很多剩余的小片廢木,“我對于必須拋棄這么多的木材一直感到非常地反感,因此有一天我決定反向思考,假定人工是免費的、而材料是無價的。這就是我的創作的根源”。我有一個新作品叫做《99.12%盒子》,用同一塊木頭做切割,第 1 個盒子挖出來的廢材做成第 2 個盒子,盒子越來越小,到最后是一個實心的小木塊,只有不到1%的廢材。制造時盡量不要有廢料,跟用廢木來制作,其實是同樣的事情,這不只是為了環保,我認為,用極少的原料與能量做創作是個聰明的主意,它讓你更具競爭力。材料在我的作品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我不喜歡把東西丟掉,我總覺得可以從中做出新東西來。也因為如此,我總是不斷地修理,家里好些椅子已經有 50 年以上的歷史。我喜歡東西變老變舊,覆蓋上歲月酸蝕的痕跡。也因為如此,PietHein Eek 在設計“WasteWaste 40×40”系列時,更是堅持“人力有價,作品無價”的理念,就如同我們所看到的此套桌椅,會因木塊不同的關系,每款造型都是獨一無二的。這種正向的信念傳達,才是 Piet Hein Eek 每項作品奇貨可居的最大理由。早在 3、40 年前羅馬俱樂部(the Club of Rome)發布《成長的極限》一書中指出:資源只會越來越稀缺,人們不得不減少消費。Piet Hein Eek 說:“我們都知道我們必須做出改變,那為什么不從現在開始呢?我們覺得用我們的收入可以買到的東西變少了,就開始恐慌起來了;但其實這并不是一件壞事。這也是為什么誠實開放的買賣關系、了解回收材料的重要性、購買可以長久使用的產品等消費概念,變得越來越重要。這也是為什么我們越賣越好,同業生意卻越來越差的理由吧,當然也有可能是巧合啦!”從Piet Hein Eek 買下占地1萬平方公尺的飛利浦閑置廠區 Strijp-R,建造自己的設計天堂。其實已經證明,這樣的逆勢而為的設計已經獲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