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古代尊稱

2022-04-07 22:58:43 來源/作者: / 己有:27人學習過

我國有悠久的尊師重道的傳統,古代就有“人有三尊,君、父、師”的說法。《呂氏春秋·尊師》云:“生則謹養,死則敬祭,此尊師之道也。”中國古代教師的稱謂很多,其中尊稱有以下五種:

  老師:原是宋元時代對地方小學教師的稱謂。金代文學家元好問《示侄孫伯安》詩云:“伯安入小學,穎悟非凡貌。屬句有夙性,說字驚老師。”后專指學生對教師的尊稱,一直沿用至今。

  西席、西賓:由來是這樣的:漢明帝劉莊為太子時,拜桓榮為師,登皇位后,對桓榮仍十分尊敬,常到桓榮住的太常府內,聽桓榮講經。漢代席地而坐,室內坐次以靠西墻(西邊),面向東方為尊。漢明帝給桓榮安排坐西南面東的坐席,表示對啟蒙老師的尊敬,從此,“西席”便成了對教師的尊稱,也稱西賓。

  師長:是古時候對教師的尊稱之一。《韓非子·五蠹(音度)》:“有不才之子……師長教之弗為為變。”

  山長:源于《荊相近事》。五代時,蔣維東隱居衡岳,以講學為主,受業者眾多,尊稱蔣維東為“山長”。此后,山中書院中的主講教師亦稱為“山長”。久而久之,“山長”成為對教師的一種尊稱。

教師的古代尊稱

  這是一幅關于教師節的兒童畫,整線條優美,顏色搭配得當,人物繪畫精美。

標簽(TAG) 教師節兒童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