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的簡筆畫畫法
袋鼠原產于澳大利亞和巴布亞新幾內亞的部分地區。袋鼠屬于食草動物,吃很多種的植物,袋鼠大多數在夜間活動,不同種類的袋鼠在各自的區域內活動,袋鼠的主要特點為,不管體積多大,皆生長著一對強健有力的后腿,袋鼠以跳代跑速度驚人,跳的高度最高可達到四米,遠近可以打到十幾米,像我們農村中那小小的院墻,對于袋鼠的跳躍高度來說簡直不堪一提。袋鼠通常作為澳大利亞的國家標志,讓人們認識澳大利亞的主要特征。下面就從袋鼠的結構和簡筆畫畫法分別加以介紹。
袋鼠的生長結構
袋鼠屬于袋鼠科,有袋類,屬哺乳動物,以草為食,是澳大利亞的標志類動物。
袋鼠的主要結構包括:頭部、頸部、胸腹部、四肢及尾巴。袋鼠的頭部較小,呈三角形,頸部與頭部的長度基本相同。胸腹部較為寬大,尤其是它的育兒袋,位于腹部下方,寬大而嚴密,對小袋鼠起到保護的作用。袋鼠的四肢分成兩部分,前肢較短、后肢粗壯,強健有力,平時常常以后肢坐地,前肢舉起,奔跑時速度極快,以跳躍的方式進行。袋鼠的尾巴又粗又大,可以作為袋鼠的第五條腿,在其休息時支撐住袋鼠的全身的重量。
袋鼠的簡筆畫法
運用簡筆畫法表現袋鼠是非常簡單的,首先要把袋鼠分成幾個部分來看,頭部—略小,切呈三角形,其上生長著兩只長長的耳朵。身體寬大而厚重,尤其是腹部的育兒袋,在繪畫時要酌加處理,現在我們就來看袋鼠的簡筆畫法。
第一步用三角形畫出袋鼠的頭部,畫出頭部后在其中間畫出眼睛,切在頭部上方畫出兩只耳朵。
第二步從頸部開始畫出袋鼠的身體部分,育兒袋在畫完袋鼠背部時要提前畫出,以保持它的生長關系。
第三步畫袋鼠的四肢,畫四肢時也較為簡單,用線條表現起基本形就可。
最后添加袋鼠的尾巴。至此,一幅袋鼠的簡筆畫就已經畫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