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區摳圖,“選區的修改”命令相關的摳圖原理及案例
不想看原理的直接拖拽到摳圖實例,但是還是建議同學們去學習一下吧,掌握基礎知識才能掌握摳圖,不是單純的去練習,也要知道其原理,為什么操作會這樣,學習不要怕麻煩,既然要學就學的透徹,只有一時興趣是學不會PS的,所以同學們要通過原理和實例來認真學習一下。
“選區的修改”包括一系列命令:邊界、平滑、擴展、收縮、羽化。
新手學PS請到:
這5個修改選區的命令使用頻率非常高,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它們不支持預覽,也就是說,你要想獲得一個比較理想的值,需要多次嘗試、撤銷操作。
對于如此常用的命令來說,不能實時預覽確實比較蛋疼,好在PS留了后手——通過一些“濾鏡”效果可以實現上述5個命令,而且最為關鍵的是,“濾鏡”是支持實時預覽的!
所以,今天的推送分為兩部分:
(1)對5個命令進行詳細講解;
(2)與5個命令對應,講解5種可以實時預覽的濾鏡效果;
Part_1 五個修改選區的命令
01.
“邊界”命令
(1)位置:【選擇】-【修改】-【邊界】;
(2)執行“邊界”命令可以打開“邊界選區”對話框,如下圖所示。在對話框中可以設置一個寬度數值,范圍為1~200px,PS會以該值為基準,將原有的選區分別向內部和外部擴展,從而形成一個包圍原選區的邊框選區。
(3)“邊界”命令在需要精確地處理圖像的邊緣像素時很有用。而且,執行完“邊界”命令后,再填充選區,你會發現,這個邊框選區是具有一定的羽化效果的。
(4)如果你還沒有理解“邊界”的意思,那么通過下面這張圖,我想你一定就會明白了。
如上圖所示,黑色的路徑是初始的選區形狀,執行“邊界”命令并設置一定的數值(假設為X)后,黑色路徑就會同時向內、向外擴展(X/2),從而出現了兩條路徑,圖中紅色虛線所示。
而最終形成的選區則是兩條紅色路徑之間的帶狀選區,圖中灰色陰影所示。
02.
“平滑”命令
(1)位置:【選擇】-【修改】-【平滑】;
(2)執行“平滑”命令后,將打開“平滑選區”命令對話框,在對話框中可以設置一個取樣半徑數值,范圍為1~100px,PS將對每個選中的像素都進行檢查,查找指定范圍內未選中的像素。
如果范圍內的大多數像素已被選中,則將任何未選中的像素添加到選區;如果大多數像素未被選中,則將任何選中的像素從選區中移去。
聽起來可能有點拗口,總結起來就一句話:“平滑”命令可以使選區中銳利的邊角變得平緩。
我們在用“魔棒”工具摳圖時,往往會產生較多的雜邊,如下圖:
此時,就可以利用“平滑”命令來減少雜邊,對于上圖,在執行10個像素的“平滑”后,雜邊明顯減少:
03.
“擴展”命令
(1)位置:【選擇】-【修改】-【擴展】;
(2)執行“擴展”命令后,就可以打開“擴展選區”對話框,如下圖所示。在對話框中可以設置一個擴展量,范圍為1~100px,PS將按照指定數量的像素向外擴展選區。
(3)在擴展選區時,PS會盡量保持選區的形狀,但是如果對邊角銳利的選區應用該命令,則會切掉選區的邊角。
(4)“擴展”、“收縮”這兩個命令有點類似于Ai中的“路徑偏移”;
04.
“收縮”命令
(1)位置:【選擇】-【修改】-【收縮】;
(2)執行“收縮”命令后,可以打開“收縮選區”對話框,在對話框中可以設置一個收縮量,范圍為1~100px,PS將按照指定數量的像素縮小選區,同時盡量保持選區的形狀。
在創建選區的過程中,最最基本的就是要把目標像素完整地保留下來,在這個過程中,有時候難免會把其他像素也包含進來,這些多余的像素會進一步被處理掉。
(3)對于“收縮”的理解方法與“擴展”類似,這里不再贅述。
05.
“羽化”命令
(1)位置:【選擇】-【修改】-【羽化】:
(2)執行“羽化”命令后,會打開“羽化選區”對話框,可以設置羽化值;
(3)“羽化”命令還是很常見的,選區未經羽化時,邊緣非常硬,過渡不自然,當為選區添加了一定程度的羽化后,過渡就會非常柔和,所以“羽化”在圖像合成方面應用很多。
上圖是一株向日葵,我們創建一個圓形選區,在沒有設置羽化時,效果如下:
設置了20px的羽化值后,效果如下:
通過兩個對比圖,相信大家已經領略到了“羽化”的魅力。
Part_2 快速蒙版http:///tags/38847/及應用
01.
上一篇:ps精確摳出有復雜背景的透明燈炮
下一篇:摳圖技巧,如何去除摳圖后的白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