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筆畫,如何模仿孫郡的《羋月傳》里的工筆劇照?
所以當我們已知要給下圖照片增加黃褐色時,我們就有兩條路可以選擇
1、直接加黃色再加紅色;
2、使用紅色和綠色相加得到黃褐色;
由于黃褐色中紅的比例會比黃多一些,直接加黃的顏色配比是50%的紅+50%的綠,這樣得到的顏色與想象之中差別太大,所以在加入了黃色后仍然要增加紅和綠來進行手動調節。
參數圖如下:
效果如圖:
基礎有了,可顏色卻過于艷麗,這時就需要降低飽和度來達到與舊畫紙相同的古樸感。
降飽和度可能一般會想到直接用色相飽和度工具,但我更喜歡使用漸變映射工具,原因是此圖的深色部分還過深,與工筆畫的那種即使是深色也是淺淺淡淡的感覺不太符合。所以我用的漸變映射也不全是黑白色,而是由黃褐色與白色組合。參數如圖:
效果如圖:
此時還差舊紙張的紋理感,參數如下:
再重新構圖和微調一番,最終成品如下圖所示。
這樣一張仿工筆畫的照片就做成了。
模仿總是簡單的,但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卻不容易,謹以此向孫郡先生以及中國工筆畫的先驅們致以敬意!
再推薦幾首曲子給大家,大家可以配合曲子悠遠的意境來慢慢欣賞畫面。
林海的《琵琶語》、王俊雄的《花間夢事》、金枝欲孽 插曲《笛子二重奏》、梁邦彥的《風の誓い》、磯村由紀子的《風吹過的街道》
四、華夏文化
其實說到新式繪畫與傳統繪畫相結合對我們現代生活的影響時,我不得不提一下----東方畫姬德珍,她是第一個驚醒我的臺灣插畫師;雖佳人已逝,留存的作品現在看來似乎也有些許不足,但在2000年左右的時候她卻是在以日式與美式漫畫當道,中式繪畫后繼無人的窘迫狀態中第一個走出自己路線的插畫師。
2000年左右 德珍作品:
上一篇:用PS簡單將照片處理成模擬舊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