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灰,通過PS給人物用中性灰修圖

2022-12-25 10:42:09 來源/作者: / 己有:93人學習過

中性灰,通過PS給人物用中性灰修圖

中性灰,通過PS給人物用中性灰修圖

所有前期準備工作已就緒,接下來就是耐心的擦拭中灰層了,但只有耐心還是遠遠不夠的,在擦拭的時候要先處理大光影(圖片自身光影分布),然后才是放大畫布進行細節的具體修飾。自身需要了解面部五官的高低起伏,因為突起的地方即為高光區,凹陷的地方即為陰影區。這僅僅是在平光狀態下的理解,具體還要結合圖片自身拍攝時的光源方向來做光影分布判斷。咱們今天主要是解析中性灰修圖手法,所以具體的光影及紋理分布這里就不一一贅述了,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自行網絡搜索或者去書店翻閱一下有關素描類的書籍資料。很多朋友咨詢為什么要先修飾大光影,而后才是局部細節的精雕細琢?下面咱們就舉例說明一下,假如咱們是商店買衣服,是不是腦海中前期就有了自己想要的大致款式?如果沒有也沒關系,那么逛街的時候是不是要先在街面上觀察每家店櫥窗內的風格展示?如果沒有這樣做也沒關系,進到店內以后是不是就要先看款式?款式喜歡了再看具體做工或者試穿,檢查有沒有線頭等等,相信大家再逛街買衣服時不會是一進門直接拿著一件衣服先看有沒有做工質量問題,覺得質量沒問題后再一看衣服款式,才發現自己根本不喜歡這款,再換旁邊的衣服繼續看細節?任何事情都是先把大致做好,然后才是細節的分區處理,根基打不好是很難百尺高樓平地起的。有熱心的朋友質疑說,你早期的教程里不是說要把畫布放大到500%并以單位像素做具體修飾嗎?那是因為我那篇教程中圖片的大光影本身問題不大,所以直接跳過大光影環節去修飾的細節。也有熱心的朋友批判說,你早期教程內圖片細節修飾的太失真了,細節過于細膩了,看起來很假。那是為了凸顯中性灰功能特性而特意做的教程,具體制作時候根據自己的需要確定細膩程度即可,還是那句話,切忌循規蹈矩。具體的修圖力度及參數要根據自己所修圖片的具體情況和需求來定。吸取別人的精華并摒棄糟粕,結合自己的個人偏好并加以創新,就有了自己獨有的風格特點。買了塊肉回家下酒,但發現肉中有肥有瘦,就因為自己不喜歡吃肥肉就把整塊肉都丟垃圾桶?咱們這里的分享就如同教你做一道地道的川菜佳肴,假如你不太喜歡吃辣或者不太喜歡吃麻,那么自己做的時候少放點辣椒花椒就是了,變通一下就好了,為什么非要逼著自己照抄別人的呢?

中性灰,通過PS給人物用中性灰修圖

因為柔光混合模式具有“通過明暗對比度的增加繼而完成基色飽和度的增加或降低”特點,所以,在修飾完成以后,會出現局部顏色與整體膚色不統一的現象,后面再做膚色統一即可。明度不統一,我們可以建議明度觀察組配合D&B修圖手法進行修飾,其實色相及飽和度不統一,也可以建立色相觀察組及飽和度觀察組配合具體修飾方法進行統一。但這種方法過于繁瑣,下面咱們就介紹一種相對簡便的色彩統一方法,即“顏色混合模式統一法”。操作方法很簡單,新建一層空白層,將圖層混合模式修改為顏色,吸取前景色為偏色旁邊的顏色,用柔角畫筆工具在偏色的地方輕輕擦拭直到顏色基本統一即可。這個方法雖然不是十分精確,但對于絕大多數片子來說其實已經夠用了。下面再介紹下顏色混合模式的特點,以便大家更好的理解這種顏色統一的方法。顏色混合模式引用基色的明度和混合色的色相與飽和度創建結果色。它能夠使用混合色的飽和度和色相同時進行著色,這樣可以保護圖像的灰色色調(明暗程度),但結果色的顏色(色相飽和度)由混合色決定。顏色模式可以看作是飽和度模式和色相模式的綜合效果,一般用于為圖像添加單色效果。

中性灰,通過PS給人物用中性灰修圖

可能大家會覺得說,明明說好的中性灰修圖手法解析,為什么中性灰沒講多少,反而廢話一大推?因為中性灰就是一個加深減淡的工作原理,只要大家掌握好畫筆的力度控制及光影紋理具體分布,勤加練習后就可以輕松駕馭D&B修圖手法,從而得到自己夢寐以求的光影質感很棒的圖片效果。咱們這里雖然沒有用很大的篇幅去介紹中性灰修圖的具體操作(因為它本身也沒有什么好講的),但用了大量時間去講解中性灰修圖手法錯誤的理解,摒棄了錯誤的理解,不就只剩下正確方法了?少犯錯,爭取不犯錯,那么整體方向就不會偏太遠,再加上自己刻苦努力的練習,成功舍我其誰?

中性灰,通過PS給人物用中性灰修圖

修圖靠的是基本功,硬件起到的是輔助作用。希望大家可以花更多的心思在技術及審美能力的提升上,因為這才是成功的不二捷徑。同學們要多做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