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課:淡入和淡出的設定技巧
先說一下上節課的作業,我們讓大家制作的三個動畫都是帶有淡入淡出效果的,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其中有不同之處。第一個動畫是隨著文字移動而逐漸顯現,移動到一半時文字最明顯,然后又隨著移動逐漸消隱。使用幀過渡來制作的話,就需要先確定好3個 關鍵幀,第1幀文字應該在最右端,不透明度為0%(或隱藏圖層);第2幀文字在中央位置,透明度為100%;第3幀文字在最左端,不透明度回到0%(或隱藏圖層)。大致 如下圖所示。然后分別在幀12,以及幀23之間進行過渡,各增加5幀左右即可。幀延遲時間可自行設定。在這個動畫中,文字的淡入淡出是隨著移動同時進行的。在整個移動過程中透明度始終在變化。
第二個動畫中,文字在最右端淡入的時候是靜止的,完全顯現后才開始移動。移動到最左端后又在靜止狀態下淡出。那么它的關鍵幀應該為4幀,大致如下左圖所示。分別在這4幀之間設定過渡即可。雖然具體的過渡幀數可隨意設定,但從設計方面考慮的話,幀12和幀34的過渡應該少一些,大約3至4幀即可。而幀23之間的過渡應相對多一些,大約6至7幀左右。這是因為在同樣的距離上移動時,幀數越少每幀移動的越快,幀數越多則移動得越慢。如下右圖所示就是3幀、4幀、7幀的每幀移動距離。從理論上來說,幀數越多則動畫細節越豐富,也越細膩。我們這個動畫主要是展示文字內容,要讓觀看者看得清楚。如果把淡入淡出的幀數設定得很多,而移動的幀數很少的話,就會形成一種局面,那就是文字非常細膩地淡入,然后飛快移動,接著又非常細膩地淡出。或許觀看者仍然可以明白文字的內容,但這樣的表現手法是不恰當的。雖然某些時候這也可以成為一種非常規的表現手法。
現在我們已經就同一個主題制作出兩個動畫,都帶有淡入淡出和移動效果,但它們在表達上都有缺點。第一個動畫的缺點在于不透明度的過渡太長,整個動畫過程中文字只在其中1幀時是完全顯現的。而之前之后都處于半透明狀態。這不利于強調文字的重要性,并且可能令觀看者閱讀困難。大家也許會覺得并不存在這個問題,因為第一個動畫中的文字看上去很清晰。但我們是以100%的不透明度為最終顯現狀態的。這樣按照5幀過渡來說,每一幀都有20%的遞增,也就是第1幀雖為0%,但第2幀就達到了20%,因此閱讀基本沒什么問題。如果換一種情況,最終顯現的不透明度并非100%,而是只有30%或更低時,每一幀中的不透明度遞增也就變得很微小,這樣盡管30%的最終不透明度足夠滿足閱讀需要,但其淡入過程就會難以看清從而影響閱讀。大家可以將最終不透明度設為30%、10%之類的再做做看。
相比之下,第二個動畫就避免了這個缺點,它將淡入和淡出單獨制作,在淡入完成(文字達到最終顯現狀態)后才開始移動,這就確保了文字在移動過程中始終保持其最終顯現狀態,無論是100%還是30%或其他。不過它同時存在另外一個缺點,那就是文字在起點和終點是靜止的,這樣破壞了移動的連貫性。現在我們要將兩者結合在一起,制作一個既有淡入淡出效果,也能較好展示文字的動畫。思路是保留第一個動畫中的文字全程移動,但將淡入和淡出壓縮在頭尾少數幾幀內完成,從而保證文字在大部分移動過程中保持最終顯現狀態。如下左圖 ,雙向箭頭表示淡入和淡出過程,上半部所示是第一個動畫,可以看出淡入和淡出相加等于動畫全程。下部所示是我們現在的構想,淡入加上淡出只占用全程的一半或更少。 這樣就能讓文字以最終顯現狀態完成大部分的移動。關鍵幀設定如下右圖所示,分別在相鄰的兩幀時間設定過渡即可。幀1雖然看不見文字,但可以知道它正位于畫面最右端,幀2中文字已經全部顯現,位置也稍向左移動。這樣幀12的過渡就完成了不透明度的全部變化,同時完成一小部分的移動。之后文字移動一段距離(幀23過渡)后,在接近左端處開始一邊移動一邊淡出(幀34過渡),與淡入相反。
不知大家是否想到了這個動畫在制作中會遇到的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保證幀12的移動距離與幀23的距離對應。這里的對應不是說相等,而是指每幀移動的距離相同,假設幀12的過渡為3幀(ABC),幀23的過渡為6幀(DEFGHI),也就是1ABC2DEFGHI3共12幀。那么文字在這12幀中每幀的移動距離應當相等,才能形成較好的移動效果。但大家往往會做出前快后慢,或前慢后快的效果,就是因為對移動距離判斷不足。這個問題很難解決,除非動用標尺精確計算距離,不然就只能多試驗幾次找出最合適的過渡幀數。
本課中要掌握的是淡入淡出在與移動相結合時的處理手法。最好的方式就在持續移動的情況下,用較短的幀數完成淡入淡出,同時應保持每幀移動距離相近。這樣操作是有些繁瑣,不過不用擔心,很快就有辦法解決的。
制作第三個動畫的源文件我們在這里提供給大家(點擊下載.rar),并不是認為大家做不出來,而是為了保證教學上的統一,我們需要用這個動畫繼續學習。大家也可以使用自己的作品。 本課沒有作業,但有一道思考題,就是如何在保持anisample01.psd原有20幀設定不變的情況下,制作出如下圖所示的動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