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區域文字排版
介紹完文字的選項后我們再來學習文字的排版,之前我們輸入文字的方式可以稱為行式文本,特點就是單行輸入,換行的話需要手動回車,如果不手動換行,文字將一直以單行排列下去,甚至超出圖像邊界。
在大多數排版中,較多的文字都是以區域的形式排版的,如下圖,一段《追夢人》的歌詞排列在一個方塊背景中。為了讓文字與背景配合,我們需要在每一句的結尾回車換行。這樣如果更改了背景的布局方式,文字就不能適應了,如下右圖。此時必須重新按照背景來分行。如果字符數量很多,這樣的操作就會顯得很繁瑣。
-
在設計中頻繁地改動布局是常有的事,如此更改文字段落自然效率低下。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可以使用框式文本來解決。
1020就如同使用矩形選框工具一樣,用文本工具在圖像中拖拉出一個輸入框,然后輸入文字。這樣文字在輸入框的邊緣將自動換行,如下左圖。這樣排版的文字也稱為文字塊。
對輸入框周圍的幾個控制點進行拖拉(將鼠標置于控制點上約1秒鐘變為雙向箭頭)可以改變輸入框的大小。如果輸入框過小而無法全部顯示文字時,右下角的控制點將出現一個加號,表示有部分文字未能顯示。如下中圖紅色箭頭所指處。在輸入框各控制點外部拖拉鼠標可旋轉輸入框,文字也相應發生旋轉,如下右圖。
輸入框在完成文字輸入后是不可見的,只有在編輯文字時才會再次出現。
1021在上面所說的調整文字輸入框的時候,只會更改文字顯示區域而不會影響文字的大小。如果在調整的時候按住〖CTRL〗就可類似自由變換〖CTRL_T〗那樣對文字的大小和形態加以修改。按住〖CTRL〗后拖拉下方的控制點可產生壓扁效果。對其他控制點如此操作可以產生傾斜的效果。如下圖。大家可以自己試試看。
自由變換命令也可以令文字塊產生相同的效果。但不能使用透視和扭曲選項。要制作那樣的效果需要轉換文字為路徑,這將在本課后面小節介紹。
掌握了框式文本后,就可以很容易地改變整個文字塊的段落了,如下2圖。但大家必須明白,從左圖到右圖,是進行了兩處改動的,除了改變了文字塊的段落以外,還改變了作為文字塊背景的那個圓角矩形的大小。
那可以同時改變兩者嗎?不行。如果將兩個圖層鏈接后使用自由變換〖CTRL_T〗,雖然矩形可以改變大小,但文字將產生類似上圖的壓擠效果,而我們想要的是讓文字塊依照改變后的矩形來安排段落。這主要是因為兩個圖層之間沒有相應的從屬關系,希望在以后版本的Photoshop中能夠加以改進。
-
1022注意上左圖中的歌詞,在第4行的開頭是一個逗號,這在中文習慣的排版中是不允許出現的。中文對于行首和行尾可以使用的標點是有限制的,稱作避頭尾。以下就常用標點的限制作一個說明:
行首不允許:逗號、句號、感嘆號、問號、分號、冒號、省略號、后引號、后書名號、后括號。
行尾不允許:前引號、前書名號、前括號。
在輸入過程中刻意去遵照這些規定是很難的。我們可以通過段落調板【窗口_段落】令已輸入的文字遵照避頭尾法則。如下左圖是段落調板,右圖是應用了避頭尾法則前后的對比,注意紅色箭頭所指處的變化。
-
1023在段落調板中我們還可以對文字段落做更多更細致的調整。在其中我們可以看到原先在公共欄見過的3種對齊方式(居左對齊、居中對齊
、居右對齊
),還有4種新的對齊方式(末行居左
、末行居中
、末行居右
、全部對齊
),注意這4種對齊方式只針對由框式文本輸入的段落文字才有效。
在使用過程中,大家可能會覺得兩種居左的效果差不多。其實不然,雖然都是居左,但它們有不同的參照物。如下左圖和中圖,居左對齊以文字寬度為參照物。而末行居左
以文本輸入框的寬度作為參照物,這樣就保證了文字充滿整個輸入框。其余兩種居中和兩種居右的區別也在于此。最后一個比較獨特的是全部對齊
,它令文字中每一行都充滿輸入框。這樣可以令字數不同的多行文字左右邊界相齊(無論字號大小),如下右圖。
1024位于對齊方式下方的5個選項是針對段落的微調,為了讓效果更明顯,我們輸入3段文字(輸入中按下回車即分段)來做示范。左縮進和右縮進
的作用是將文字段落的行首和行末離開輸入框一定距離,如下左圖是將第二段文字左右各縮進20像素的效果。為什么看上去右邊縮進的更多呢?假設容納一行字需要10毫米的寬度,那么當行末的寬度只剩下9毫米時,本來該排列在這里的漢字就會被排到下一行的行首去。看看上左圖,圖中的文字行末也并不是完全對齊輸入框右邊緣的,這是因為行末的漢字與輸入框的間距已不足以再容納一個漢字。
那么如果我們范例中的文字大小為12像素,并且原本行末是緊貼著輸入框右緣的。當右縮進20像素后,相當于右端被減去了20像素寬度,這樣就有兩個漢字被遷移,而這兩個漢字原本是占據著24像素的寬度的。因此在視覺上看起來行末就好像多出了4像素。而在行首則不會出現這個情況,因為漢字是居左排列的。
如果文字是按照右對齊方式排列的,就要將以上的思路左右顛倒一下了。
需要注意的是,在給某一段落設置縮進的時候,并不需要完全選擇段落中的文字(下左圖選中文字是為了讓大家看得更清楚),只需要進入文字編輯狀態并將輸入光標停留在這個段落中就可以設置了。如果沒有進入文字編輯狀態(未出現文本輸入框和輸入光標),設置將對全部段落有效。
首行縮進是將每段第一行第一個字向內移動,比如中文的書寫規則是每段行首縮進兩個漢字,那就可以設置行首縮進為字號的兩倍(默認間距前提下)。段落前添加空格
和段落后添加空格
的作用是增加段落之間的距離,而默認情況下段落之間是彼此緊貼著的。如下中圖(關閉了避頭尾)是將首行縮進設為24像素、段落后添加10像素的效果。
這5個選項(、
、
、
、
)的數值通常情況下是正數,但也可以通過輸入負數來形成反效果。如下右圖是將首行縮進設為-24像素后,縮進變為了突出的效果。
-
-
橫排文字蒙版和直排文字蒙版
并不產生文字本身,而只是產生與文字形狀相同的選區。不能修改排版。其實通過普通的文字層也可以產生選區〖CTRL_單擊圖層縮略圖〗,因此使用的機會并不多。這里就不再多加介紹了。
另外,可以通過【圖層_文字_轉換為段落文本】命令將行式文本變為框式文本。
上一篇:ps是什么
下一篇:校色教程,不同顯示屏間的校色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