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 使用色彩調整圖層
很早以前我們就提出過一個理念,那就是盡量保留最大的可編輯性,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保留圖層中的原始圖像。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很多工具都對圖層中的像素有破壞作用。色彩調整類的命令也是如此。我們可以通過一個簡單的實驗來證明色彩調整對原始圖像的破壞。在Photoshop中打開如下左圖的原始圖像。然后使用亮度/對比度調整命令,將亮度降為-100。確定后圖像效果如下中圖。然后再次使用亮度/對比度調整命令,將亮度設為+100,得到的圖像的效果如下右圖。
很明顯,兩個看似可以互相抵消的增減操作并沒有使圖像還原回原來的狀態。類似的操作我們在課程#02中對圖像大小進行改變的時候也接觸過。這是因為當第一次的操作確認后,圖像中的像素就已經發生了改變,而第二次的操作是基于在改變后的圖像上的,原始圖像中已經丟失的細節是無法找回的。
如果只對圖像進行一兩次色彩調整,那么這種圖像損失或許還是可以勉強接受的,但如果一幅圖像要經過多個調整命令,這種損失就會累加起來,造成嚴重的失真。這是調整色彩時遇到的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也是出在進行多種色彩調整操作的時候。假如圖像先經過了亮度調整,再經過了色相調整之后。發覺早先的亮度調整效果不佳,就必須撤銷歷史紀錄到亮度調整之前,重新設定亮度調整。這樣做當然也撤銷了色相調整的效果,色相調整也需要重新設定。
但問題還不局限在重做與否上。先前我們所不滿意的是兩者綜合以后的效果,那么原先色相調整,也未必就能和重新設定后的亮度配合出令人滿意的綜合效果。按照這樣的思路,如果一幅圖像綜合應用了多種色彩調整命令的話,改變其中任何一個的設定,都可能引起一系列的連鎖改變。這當然是非常不方便的,除非我們操作時候成竹在胸,否則可能要面臨多次的重復修改。
使用色彩調整圖層則可以很好地解決以上的這兩個問題。它既有色彩調整的效果,又不會破壞原始圖像。并且多個色彩調整層可以綜合產生調整效果,彼此間又可以獨立修改。
0713現在點擊圖層調板下方的按鈕(下左圖紅色箭頭處),在出現的菜單中選擇“亮度/對比度”,這樣就建立了一個調整層。調整層建立后會直接出現設置框,就如同我們前面通過【圖像>調整>亮度/對比度】所出現的一樣。我們將亮度設為-100后確定。圖像的效果和上中圖相同。圖層調板將會出現如下左圖的樣子(使用了中型縮覽圖)。其中有一個鎖鏈標志和一個白色方塊,白色方塊是蒙板部分的內容,我們將在以后課程中介紹。現在可先不去理會。
如果要更改亮度的設定,可雙擊亮度/對比度調整層的縮覽圖(注意不是蒙板縮覽圖),就會出現原先的設置框,如下右圖,注意其中的亮度不再是0,而是停留在我們上次操作的-100上。這說明色彩調整層不會像普通的色彩調整命令那樣,使用完就“消失”了。而是保存著以前所設定的參數。這樣對于今后的修改提供了很好的參照。比如-100的效果過度,那么下次就可以改為-80。
用同樣的方法再建立一個色相/飽和度調整層,這樣圖像就呈現出兩種調整的綜合效果,如下左圖。圖中是使用了著色選項將圖像轉為單色。大家也可自行設定其他效果。圖層調板中就有了兩個調整層,如下右圖(小型縮略圖)。現在可通過雙擊單獨改變其中任何一項調整的參數,并且改變時候在圖像窗口可以隨時看到最終調整效果。這是非常方便的,順利解決了前面提到的問題,就是多種調整效果綜合作用的問題。現在我們既可以單獨調整,又可以直接看到綜合效果了。
那這樣是否解決了對原始圖像的保護問題呢?其實通過下右圖的圖層調板大家就可以看到,盡管圖像目前呈現一種暗棕色效果,但是位于背景層的原始圖像仍然是原先的色彩。如果關閉(也就是隱藏,方法是點擊圖層眼睛標志)兩個色彩調整層,就會看到原始圖像仍“安然無恙”。
雖然色彩調整層是一種特殊圖層,但它仍具有普通圖層的一些特征。關閉調整層就相當于該項調整無效。可以利用這個特性來組合多個調整的最終效果。另外也可以通過下降圖層不透明度來減弱調整層的效果。也可以刪除調整層。方法都與普通圖層的操作一致。
0714現在我們打開一幅花朵圖像,如下左圖,并將它拖動到現有的圖像中。 從外界拖入的圖像將自動建立為一個新圖層,并且在之前所選圖層的上方。比如我們之前選擇的是色相/飽和度調整層,那么這個拖入的圖像就會位于最頂層,如下中圖。效果如下右圖。下載范例文件sample0704.psd
為什么原先的兩個色彩調整層沒有對新移入的圖像起作用呢?那是因為從外部移入的圖像目前位于最高層,而調整層只能對位于其下方的圖層產生影響。所以如果要讓花朵具有相同的調整效果,就必須降低花朵層的層次,使其位于兩個調整層之下。如下左圖和右圖。如果移動到兩個調整層之間的話,則只有一種調整效果對其有效。
上一篇:印刷知識,如何發排文件至印刷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