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使用抽出濾鏡
1405在合成圖像的制作中,經常需要將物體與背景分離,如果物體與背景的邊界分明則分離的操作較為容易。但如果物體的邊緣復雜,尤其是動物毛發這樣的情況時,傳統的方法就很難使用。我們學習過使用復制并修改通道,然后將其轉為選區后建立蒙版這個方法。它雖然可以分離出非常復雜的物體,但也有限制,因為其中有一步是要用畫筆涂抹Alpha通道以完善選區。
如下左圖是原圖,其中反差最大的通道如下中圖,我們將其復制后需要用畫筆涂抹,如下右圖。可以看出這時候的涂抹也是很麻煩的,紅色箭頭處就是沒有涂抹好的痕跡,雖然用較小的畫筆可以達到效果,卻要耗費許多時間。并且別忘了將小狗涂白之后,還要將背景涂黑才能轉換出好的選區。這里的背景并不是單純或相近的灰度,使用色彩調整命令就很難達到目的。只能使用畫筆去慢慢涂抹。
--
1406Photoshop提供了一個專門用于此類用途的工具,雖然位于濾鏡菜單,卻更像是一個功能擴展模塊。【濾鏡_抽出】啟動后的界面如下左圖,使用紅色箭頭處的畫筆繪制小狗的邊緣,筆跡應覆蓋小狗和背景的邊界,并且必須頭尾相接形成封閉區域。同時畫筆應盡可能小。可〖空格_CTRL_單擊〗放大圖像后用小畫筆仔細涂抹。
在完成封閉區域后,使用下右圖綠色箭頭處的油漆桶工具點擊區域內部,會看到小狗部分都被填充。
-
現在按下確定按鈕,小狗就會被從背景中分離出來,原先的背景將被刪除成為透明區域。我們可以在下方在建立一個黑色填充層,看一看抽出的效果如何,下左圖是抽出前后的對比,可以看出效果還是令人滿意的,盡管并不完美,但比起通過其他手段作出的效果要好很多了。
在抽出濾鏡中,完成邊界繪制后,我們使用油漆桶對需要小狗進行了填充。如果我們填充的是背景,則將是保留背景除去小狗。因此記住油漆桶的作用是確定保留區域。如果畫筆繪制時沒有封閉區域,則填充的顏色就會充滿整個圖像。
注意之前的邊界繪制其實是不完善的,因為小狗腿間的空隙沒有顧及到,應該如下右圖那樣將這部分也繪制成一個封閉區域才可以,之后依然用油漆桶點擊小狗的身體部分即可。
-
1407如果大家按照教程邊學邊做,現在應該已經完成了小狗的抽出,那么〖CTRL_ALT_Z〗撤銷操作,再次執行抽出濾鏡,并使用畫筆進行涂抹。之前我們提到過畫筆是越小越好。這是因為抽出濾鏡是在畫筆寬度內尋找顏色邊界,然后根據填充的部位決定刪除和保留的區域。那么如果使用的畫筆過大,就會下降抽出的精確度。但也不能太小,要以覆蓋住邊緣為準,比如小狗的邊緣有毛發,那畫筆的寬度就應該以能蓋住毛發為準。
1408在完成繪制并填充后,點擊“預覽”按鈕就可以直接看到抽出后的效果。在如下左圖綠色箭頭處的預覽選項中可以選擇預覽背景的顏色。如果要修改設定,可在紅的箭頭處選擇“原稿”,并開啟“顯示高光”選項,圖像會還原并顯示出繪制的邊界,此時使用畫筆修改即可。
開啟“智能高光顯示”選項后,畫筆大小會根據邊界的情況自動調整,如下中圖。相當于以前我們所學過的動態畫筆設定中的動態直徑一樣,而此時畫筆大小的設定就相當于搜索范圍,系統在這個范圍內查找邊界并判斷寬度。所以畫筆大小也不能設置的太大,否則容易引起誤判。一般以目視邊界寬度3~4倍為佳。遇到夾角很小的連續邊界(如Z字形邊界)時應視情縮小。
如果在預覽效果中邊界有較明顯的毛刺感,可嘗試增加平滑度。如下右圖是兩種平滑度的對比。可以看出增加平滑度后邊緣的判定有所改變,一些原先看不到的部分出現了。但注意耳朵的上邊緣,平滑度0的效果要比平滑度100好。實際上修改平滑度能改變的范圍很有限,且也可能同時造成部分邊界的質量下降。因此應將其保持為0或使用較低的平滑度。遇到不滿意的邊界時應使橡皮工具擦除后重新繪制。
--
1409我們提到過畫筆大小應能覆蓋物體邊緣,如果有毛發也應該覆蓋毛發,但這只能針對類似小狗的“短毛”有效,如下左圖中小貓的胡子超出其身體很多,如果也要完全覆蓋則要使用很大的畫筆,那不切合實際。遇到這種“長毛”的情況時,遵循以下原則:先繪制主體部分并填充,之后單獨按照“長毛”的走向使用畫筆繪制,畫筆大小控制在毛發寬度的2~3倍左右。如下中圖所示。預覽的效果如下右圖。
--
此外,可以將實現存儲的Alpha通道作為畫筆繪制軌跡載入,新建一個Alpha通道,用黑白色畫筆涂抹,然后將其反相。如下左圖。然后在如下右圖紅色箭頭處選擇該通道即可。如果圖像中帶有明顯的重復性(即連續平鋪)圖案,可開啟“帶紋理的圖像”選項。如果開啟“強制前景”選項,則不需要使用油漆桶,直接以畫筆涂抹的軌跡作為抽出的區域,選擇不同的前景色可改變抽出后圖像的色調。
-
這個用畫筆繪制出來的軌跡其英文名為HighLight,中文意思應該是高亮,就是突出顯示的意思。而軟件卻將它翻譯為高光,這容易造成誤導。大家注意,這里的所謂高光與我們以前所學的亮度中的高光無任何聯系。有時候可能原圖帶有較多綠色成分,此時默認的綠色高光可能影響視覺,可以更改為其他顏色以避免干擾。填充色也是如此。
現在總結一下抽出濾鏡的使用技巧:
在使用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畫筆大小的設定,原則是越小越好,但在繪制過程中可視情加大或縮小,如遇到較銳利明顯的邊界時使用小畫筆,遇到模糊不清或有毛發的邊界時適當放大,可通過快捷鍵〖[〗和〖]〗來增減畫筆大小。
動物的邊緣一般都有毛發,因此宜使用較大的畫筆。而人物由于有衣物覆蓋,大部分邊界是清晰銳利的,所以應該用較小(為1也很正常)的畫筆繪制。如果人物有飄揚的長發這類圖像,視同“長毛”處理即可。在繪制邊界的過程中最好是〖空格_CTRL_單擊〗放大圖像后操作,這樣會比較精細。
持續按住鼠標拖動顯得較為麻煩,按住SHIFT鍵可在不同的地方單擊,兩點間以直線相連。在實際使用中這是很方便的一個技巧。不過依據邊緣的彎曲度不同,要注意適當增加或減少點間的距離。
完成繪制和填充后,應該先使用預覽功能并指定不同的背景查看抽出的效果是否滿意,不滿意就再修改、再預覽。
總體來說,抽出濾鏡可以很好的解決毛發邊緣物體的摳圖問題。不過由于其會破壞圖像內容,因此在操作之前最好先備份圖層,如果效果滿意再將備份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