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 漸變的用途和設定技巧
在實際的應用中,尤其在網頁設計上,雖然一般都是多個樣式綜合使用,但其中最常用到的就是漸變。如下各圖中都或多或少地使用了各種各樣的漸變。
在設計稿上所表現出來的效果中,最常見的就是雙色漸變,即是從第一種顏色開始過渡到第二種顏色就結束。而這其中大部分實際上是屬于單色的深淺漸變,即從某種顏色的較深狀態過渡到較淺狀態(或相反),如上各圖。而下左圖的漸變效果,就是一種深紅到淺紅的漸變,可以理解為紅色的深淺漸變。
現在我們動手來制作,建立一個隨意尺寸的圖像,創建一個合適的矩形選區,然后點擊圖層調板下方的按鈕選擇建立一個漸變填充層,然后點擊漸變縮覽圖進入漸變設定。這些步驟其實我們早就已經學習過,在這里是擔心大家忘記才重復敘述一次,以后不再提示。
漸變的設定如下中圖。可以看到,這里對漸變的兩種顏色都進行指定。這種方式也是到目前為止我們所采用的漸變定義方式,很直觀,也很簡單,在技術理論上沒有什么問題。我們暫稱之為固定漸變。但大家必須考慮到的是,在實際的設計過程中,是經常發生修改的,漸變也不例外,如果現在要更改紅色的深淺度,或干脆改為如下右圖那樣的深綠色到淺綠色的漸變。此時就必須在漸變編輯器中重新指定漸變的兩種顏色。
-
-
不難看出,固定漸變不利于修改,因為工作量較大,且在修改的時候不能實時體現修改后的畫面效果,這樣就更加不方便了,因為可能我們并不知道怎樣的綠色在畫面上表現較好,想要多選擇幾種顏色對比一下。而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多次修改漸變的設定。這時,我們可以通過另外一種方法來實現這樣的效果。那就是“純色加漸變”,也是前面課程中我們提到過的。
現在動手來做,新建一個圖像(或在剛才的圖像上),建立一個新圖層,創建一個合適的選區,點擊圖層調板下方的按鈕建立一個純色(不是漸變)填充層。填充顏色選擇紅色。這樣在圖像中就出現了一個紅色方塊。如下左圖。
然后我們為這個圖層添加一個漸變的樣式,方法是點擊圖層調板下方的按鈕(之前請確認是否正確選擇了圖層),選擇“漸變疊加”。接下來是關鍵的步驟,按照如下中圖設定漸變樣式,尤其注意紅色箭頭處的混合模式選項,一定要為“變暗”或“正片疊底”或“線性加深”才能達到目的。漸變的顏色額就選擇默認列表中的“黑色、白色”,接著將不透明度降低到適當的數值(如60%,可自行決定)。現在我們就看到一個深紅到錢紅的漸變了。
-
-
現在暫時別管已經完成的效果,另外新建一個圖像(尺寸自定),用同一個選區建立一個純色(填充紅色)填充層和一個漸變(黑白漸變)填充層。本來完成這些步驟大家應該是毫無問題的了,不過這里還是講述一下過程:新建圖像后創建一個選區,建立一個純色填充層。此時選區已經消失了,而要想建立另外一個相同大小的漸變填充層就需要找回這個選區,方法是〖CTRL_單擊蒙版縮覽圖〗,如下左圖綠色箭頭處。
再利用這個選區再建立一個漸變填充層,漸變的顏色選擇默認列表中的黑白色漸變。如下中圖紅色箭頭處,將漸變填充層的混合模式改為變暗(正片疊底也可)。接著如下中圖綠色箭頭處,降低漸變層的不透明度到一個適當的數值。整個圖像的變化過程應類似下右圖。
這就是利用了圖層混合模式,更改位于上層圖層的混合模式,實現了與下層圖層的融合效果。而“變暗”、“正片疊底”這兩個混合模式也是最常用的。我們在后面的課程中就會進一步了解。
-
-
我們說過,圖層樣式中的各個樣式,與原圖像都有層次上的遮擋關系,而漸變的層次要高于原物體,因此實際上使用漸變樣式就等同于我們剛才所作的那樣,用上下兩個圖層來實現融合效果。花了這么多時間,是為了讓大家理解更改漸變樣式混合模式的原理。那這樣做究竟有什么好處呢?在更改漸變色的時候,這樣做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
就用我們剛剛完成的兩個圖層的圖像來說,如果要改為綠色的深淺漸變,只需要雙擊純色填充層的縮覽圖,在拾色器中選擇合適的綠色就可以了。并且在拾色器中挑選顏色時,可以實時在圖像中看到更改的效果。這是非常方便的,使我們將精力集中在挑選顏色上,而不必浪費在修改漸變上。
對于前一個使用漸變樣式的圖像而言,要更改為其他顏色的深淺漸變,也是同樣的操作即可搞定。雖然它只有一個圖層,但漸變樣式實際上起到了一個“上層圖層”的作用。
可以不理會填充層原先的填充色,而在圖層樣式中開啟“顏色疊加”選項,該選項可以改變原物體的像素顏色。然后再配合漸變樣式來使用。這種想法是沒有錯的,只是在更改漸變顏色時就必須開啟圖層樣式設置框,而該設置框面積很大,可能會占去許多屏幕空間而影響我們觀看圖像。當然如果你的顯示器分辯率超大這個問題也就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