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版教程,五個步驟細說Banner排版
寫在前面:
我之前說過要寫一系列專門針對電商的三大構成的文章的,而在上篇文章中我已經給大家梳理了一篇關于色彩的文章:六個步驟細說電商banner圖設計之色彩的奧秘,那么今天呢,我就接著要給大家講一篇關于平面構成的文章好了。
在講之前,我先給大家列一個內容大綱:
一、平面構成的含義是什么?
二、電商Banner圖是由什么組成的?
三、我們該如何在Banner圖設計中運用平面構成呢?
四、平面構成之于電商Banner圖的意義是什么?
五、總結
注:前半部分是給大家講解的基礎知識,后半部分是運用這些基礎知識結合實例講解,所以建議從頭到位耐心看完哦,需要些時間消化(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嘛,前面不看后面也就看不懂了),接下來我們一個個問題來解剖:
一、平面構成的含義是什么?
百度百科的解釋是:平面構成是視覺元素在二次元的平面上,按照美的視覺效果,力學的原理,進行編排和組合,它是以理性和邏輯推理來創造形象、研究形象與形象之間的排列的方法,是理性與感性相結合的產物。
而我的理解是:平面構成主要是在二維空間運用點、線、面結合一定的規律所形成的一種視覺語言,他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具象的,可以是感性的,也可以是理性的,同時它也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伴隨著色彩/肌理/光影等而存在的。基本上世間萬物,所有我們接觸到的或無法接觸到的,看得見的或看不見的事物里都有平面構成的運用和身影。
二、電商Banner圖是由什么組成的?
Banner組成要素包含4個方面:文案 、商品/模特、背景、點綴物(可有可無)。
<點圖片看大圖>
而我在之前反復強調過的,Banner的作用是:宣傳/展示/廣而告之/準確傳達信息。
三、我們該如何在Banner圖設計中運用平面構成呢?
在前面我們提到,平面構成主要是在二維空間運用點、線、面結合一定的規律所形成的一種視覺語言,而Banner中的所有元素(文案/商品或模特/背景/點綴物)其實都可以看作是平面構成里的點線面這些構成元素。
那么,接下來我們就需要了解3個有關平面構成的概念了:
1、元素與元素之間的排列關系
2、所有元素在一起所體現的構成形式
3、了解幾個常用的平面術語
接下來,我們分別了解下這幾個概念:
1、元素與元素之間的排列關系
它們之間的排列有下面這么幾種:分離/相切/重疊/透疊/結合/減缺/差疊/重疊。
<點圖片看大圖>
分離:形與形之間不接觸,有一定距離。
相切:形與形之間的邊緣正好相切。
重疊:形與形之間覆疊關系,由此產生上下前后的空間關系。
透疊:形與形有透明性的相互交疊,但不產生上下前后的空間關系。
結合:形與形相互結合成較大的新形狀。
減缺:形與形相互覆疊,覆疊的形狀被剪掉。
差疊:形與形相互交疊,交疊的部分產生一個新的形。
重合:形與形相互重合,變為一體。
舉幾個例子:
<點圖片看大圖>
<點圖片看大圖>
<點圖片看大圖>
<點圖片看大圖>
2、所有元素在一起所體現的構成形式
從所有元素(點線面)整體看,其構成形式主要有重復、近似、漸變、變異、對比、集結、發射、特異、空間與矛盾空間、分割、肌理及錯視等等。
下面我們分別來舉例說明:
(1)重復,指在同一設計中,相同的形象出現過兩次以上,重復是設計中比較常用的手法,以加強給人的印象,造成有規律的節奏感,使畫面統一。所謂相同,在重復的構成中主要是指形狀、顏色、大小等方面的相同。比如:
形狀的重復
骨骼的重復
大小的重復
色彩的重復
肌理的重復
方向的重復
重復舉例: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劇照
Banner舉例:模特重復排列疊加到背景里,既是一種紋理也是一種模特展示的方式。
(2)近似,近似指的是在形狀、大小、色彩、肌理等方面有著共同特征,它表現了在統一中呈現生動變化的效果。近似的程度可大可小,如果近似的程度大就產生了重復感。近似程度小就會破壞統一。比如:
形狀的近似
骨骼的近似
近視舉例:臺灣的一對雙胞胎姐妹
<點圖片看大圖>
小時候
<點圖片看大圖>
長大后
Banner舉例:相同款式不同顏色的鞋子,大小不一的波點。
(3)漸變,是我常常聽說的一種效果,在自然界中能親身體驗到,在行駛的道路上我們會感到樹木由近到遠、由大到小的漸變。比如:
形狀的漸變
方向的漸變
位置的漸變
大小的漸變
色彩的漸變
骨骼的漸變
光影的漸變
大小漸變舉例:故宮淘寶前段時間的表情包
<點圖片看大圖>
(重復+大小漸變)
舉個例子:鞋子的排列方式。
<點圖片看大圖>
背景的紋理形狀。
<點圖片看大圖>
(4)對比,有時候是形態上的對比,有時是色彩和質感的對比。對比可產生明朗、肯定、強烈的視覺效果,給人深刻的印象。比如:
形狀的對比
大小的對比
色彩的對比
肌理的對比
位置的對比
重心的對比
空間的對比
虛實的對比
對比舉例:買家秀和買家秀 。。。
開玩笑了,我們舉個正經的例子吧:照片ps前后
<點圖片看大圖>
Banner舉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