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色調,Lightroom調出日系色調風格照
藍色:色相-5 (偏向藍綠色),飽和度+29,明度+26。
紅色:色相+42 (偏向橘紅,日系色調中很少大紅,取而代之的是較耐看的橘紅),飽和度+6,明度+6,其余顏色的調控就依個人喜好,譬如說綠色可以讓它偏藍綠色(色相+32)及低飽和等。
小訣竅:若是照片的主題是人,記得將橘色的飽和度增加;經過我們上述曝光調整的動作,人物的皮膚可能會慘白沒血色,適時補點橘色有白裡透紅之效噢!
(4)最后調控
回到基本調控區域,我要將曝光再做最后的修正并且增加鮮艷度(鮮艷度+21)。
鮮艷度和飽和度的差別在于:飽和度是整體色彩的提升而鮮艷度則是「選擇性」地讓畫面中彩度較低的顏色提升,因此往往調整鮮艷度較自然。
小訣竅:在日系色調中,低對比、低飽和是主軸,然而更精確地來說,是要拉近每個顏色彩度的距離;因此能試著拉低飽和度后(全面性的下降)再大幅度的拉高鮮艷度(特定的顏色上升),這樣較能達到清新的感覺。
注:這張相片當初拍攝時飽和度就偏低,所以我不僅沒將飽和度拉低,反而使其上升 (飽和度+1)。
(5)對比
雖然強調的是低對比,然而我一直沒使用到lightroom中「對比」這個調控,我個人的習慣是會將這個放在最后,這是最后一個法寶了!最后檢視相片時,可能會發現反而對比度太低了!(或是對比度仍然不夠低),此時我們就能用這個選項做最后的處理,在此例中我就使對比+53。
后記:
lightroom 中有許多工具是可以互補的,譬如說曝光能藉由預設的調控鍵 (白色、亮部、陰影、黑色、對比等) 或是RGB曲線調整,同一種效果可能來自不同的數據;這一篇后期的文章主軸是分享我個人修圖的步驟,其實有蠻多地方蠻瑣碎的啦,甚至有些多余,但希望能借此和大家分享修圖的過程和思維,不僅僅是成果而已。
標簽(TAG) Lightroom教程 ps調色教程 不詳 Lightroom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