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照片,通過PS制作古意畫卷般風格的古裝人像
比較漂亮的一組古典人像調色,本篇教程和同學們分享一下吧這組片子的前期思考以及后期的調色方法,整個效果像是一副古意畫卷,徐徐展開,同學們可以通過思路來設計制作屬于自己風格的古風照片,靈感往往在一剎那,具體通過教程來學習一下吧,相信你會做的更好。
效果圖:
搜索公眾號photoshop教程論壇,免費領取自學福利
今天,就來給大家分享這組片子的前期思考以及后期的調色方法,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哦!
先來聊聊前期的構思
其實拍攝之前,就有考慮過想要做古畫卷的風格,當時也在網上進行了一定的搜索和準備,是想要拍出類似“燕居圖”的感覺。
下圖為一些參考資料的圖片:
我一直以來都是很喜歡古畫卷的,尤其是這幾張,很是生活化,但又不缺乏藝術,無論是構圖和色彩都令人稱贊。
所以我們在拍攝的時候,也需要多多注意人物和風景亭樓之間的比例、位置的關系,以達到更為和諧的古畫效果,在姿勢方便,也要更為生活化,趣味性,避免更多的擺拍痕跡。
在這里粗略總結了一下前期拍攝的要點:
1、構圖
構圖常用的還是以經典的一些構圖方法為主,三分構圖,居中構圖,讓畫面顯得更加穩固,橫平豎直。
2、光比
古畫中所呈現的光影,通常都是很平的,沒有很明顯的明暗對比,所以在拍攝的時候,也需要注意對光比的控制。
如果出現了光比過大的情況,可以用反光板、閃光燈等相關工具進行調節。
3、焦段
通常來說,古畫會呈現出一種很強的空間壓縮的感覺,所以拍攝這類風格的照片,建議多使用長焦進行拍攝。
4、景深
我們可以看到古畫里幾乎是沒有很明顯的景深表達,并且本次是拍攝多人群像,所以我光圈會適當的收一些,來獲取更多的景深,達到更多豐富的細節。
這樣也不容易造成‘前面的小姐姐清楚,后面的小姐姐就被虛化得很厲害’這類情況。
5、選景及站位
前面提到的光比焦段和景深,都是打造畫面的“平”,為了畫面更像古畫。那么這么“平”的一張照片,如何來增加它的層次感呢?這就需要較為考究的選景和人物站位了。
選景盡量主體明晰,站位盡量高低錯落有致,這樣更為容易打造畫面的層次感。
拍攝完成,進入后期階段啦
在這里給大家一些小建議,希望大家拍完照片,不要急著亂調色。最好是先分析一下原片,看看有哪些錯誤需要修改,有哪些藝術感需要提升,這樣才能事半功倍哦!
大家可以先看一下原片和調色后的照片的對比~
圖中不難看出,由于是群像,人數眾多,小助理有限,只帶了一個反光板,所以會造成每個人曝光都會有些不均勻的情況。
另外隨著拍攝時間的推移,環境有所變化,畫面的色溫也有些發藍了,當時拍攝的時候略有疏忽,未能及時調整色溫。
這些都是需要我們在后期中進行調整噠。
前期能做的,還是環境的選取,以及人物站位的調控,這樣才能增加整個照片的結構感與層次感。
分析了一些需要修繕的錯誤和不足之外,我們就需要考慮整個片子的藝術感傾向啦!
很多小伙伴也問過我,拿到照片,腦海空空,不知道應該如何去調色,也不知道照片應該調成什么樣子。
其實片子應該符合既定的主體,整個情感基調也要符合所想表達的氛圍,這樣才能給你的照片錦上添花。
對于配色問題的糾結,在之前的第一期教程中我就提到過,自己經常使用的一款軟件,ColorCube,可以分析出一張照片的配色。
那么這次也同樣的,以下面這張照片為例,放入軟件中,來獲取一張蜂巢圖。
在這里呢還是簡單的解說一下本次的蜂巢圖。
整個色環,越往外圍明度越高,越往內圍明度越低,并且整個環形所對應的是標準色環的色相位置。
因此我們不難看出,照片里占大比例的顏色,都是黃綠的鄰近色,并且是“明度高、飽和度低”為主色的,而模特身上所穿的衣服也是偏淡雅的色彩。
正是有了這種色彩之間平和自持,相互制約,相互抵消,所以會有古典素雅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