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ps給照片添加夜空

2022-12-26 18:22:34 來源/作者: / 己有:34人學習過

一、前期拍攝  這張片子拍攝的時間是8月31日晚上的7點半,從照片上大家也能看得出來了,這一張依然是藍色時刻所拍下的,突然發現自己好像很多喜歡的照片都是在這個時間拍攝,果然是出片最佳時刻,這也應該是為什么能讓很多喜歡攝影的人,扛著機器一直等待到天黑的原因吧?
  太陽金黃的余暉在水平線上若隱若現,與湛藍色的天空完美相接,冷暖對比給人一種壯麗奇幻的美妙,藍色時刻的魅力在這里展現的酣暢淋漓。
  這樣的色調,這樣的色彩,不正是我和每一個人攝影人一直追求的嗎?
  拍攝的時候使用了18MM的超廣角,展現更加壯闊的水面和天空,增加畫面沖擊力。
  那句話怎么說來著?要么廣要么長,有的時候簡單的場景,用上超廣角,會讓你看到不一樣的感覺。
  構圖上我將畫面的主體電視塔使用三分法放在了右上角,而水平線大概在片子的三部三分之一處,這樣將沒有云彩增加層次的天空切掉,也能讓水面的倒影完全顯露出來。
  只要有三腳架,拍攝不用擔心快門速度不夠的時候,我都會把iso設定為最低的100,以保證最好的畫質和最低的噪點。
  在這里我還要向大家說一聲抱歉,前兩次在同一個地方寫錯了一點,前兩張片子我都將光圈設定在了F22,其實最小光圈并不是鏡頭成像質量最好的地方,一般來說鏡頭最好的成像質量應該在F8-F16之間,而我設置最小光圈應該是得到更慢的快門速度(其實應該用減光鏡壓光,而不是用最小快門,不過本人實在囊中羞澀,沒有質量好的減光鏡,又不愿意使用較差的減光鏡降低畫面銳度,只好用最小快門,聊勝于無)。
  不過這一張片子我的設定還是沒有問題的,F13的光圈帶來前景與后景都清晰銳利,長達20s的慢門讓我得到了平整的水面,反射出的倒影也那樣美麗絕倫,整體片子給人一種安靜舒緩的感覺,仿佛在喧鬧的城市之中得到了片刻的寧靜,這也正是我希望表達出的。

在自己的城市拍大片 后期合成打造唯美星空
提醒:使用RAW拍攝
  RAW的原意就是“未經加工”。可以理解為:RAW圖像就是CMOS或者CCD圖像感應器將捕捉到的光源信號轉化為數字信號的原始數據。RAW文件是一種記錄了數碼相機傳感器的原始信息,同時記錄了由相機拍攝所產生的一些原數據(Metadata,如ISO的設置、快門速度、光圈值、白平衡等)的文件。RAW是未經處理、也未經壓縮的格式,可以把RAW概念化為“原始圖像編碼數據”或更形象的稱為“數字底片”。
  還是那句話,除非是特殊要求,否則一定要使用RAW格式去拍攝!

二、后期調整  1、后期上使用PS對于raw處理的軟件:【Camera Raw】
按照我的習慣,首先調整了【自然飽和度:+68】,提升之后顏色更加舒適,太陽的余暉也更加明顯,冷暖對比強烈。

在自己的城市拍大片 后期合成打造唯美星空
2、而后我調整了【對比度+13】,更加增強這種對比。增強對比度其實是一個非常好的增加照片視覺效果的方法,不過調整上需要掌握一個尺度,越高的對比度或許讓照片的沖擊力更強,但是也不可避免的帶來細節上的損失,具體的數值還需要根據你希望的感覺來調整。

在自己的城市拍大片 后期合成打造唯美星空
3、而后我調整了【陰影+100】,可以看到原本黑暗的水面,立刻找回到顏色和細節,讓整個畫面曝光準確了,同時也帶來了輕微的HDR效果,增強了畫面的趣味性。

在自己的城市拍大片 后期合成打造唯美星空
4、經過上面的調整之后,發現天空以及電視塔已經有一些輕微的曝光過度,于是調整【高光-51】,單獨的降低了高光區域的曝光,找回了缺失的細節。

在自己的城市拍大片 后期合成打造唯美星空
5、細節是找回來了,不過天空卻有了一些發灰,于是便增加了【白色+35】,加強了天空部分的對比度。

在自己的城市拍大片 后期合成打造唯美星空
6、發現畫面整體依然有一些偏暗,尤其是暗部地方缺少許多細節,比如樹木的區域以及高樓區域,于是便調整了【黑色+69】,讓畫面整體提亮的同時,找回了暗部的細節。

在自己的城市拍大片 后期合成打造唯美星空
7、為了給畫面增加一些趣味與戲劇性效果,我又調整了【色調+9】,給片子微微的加上了一些紫色,渲染夜景靜謐的感覺。

在自己的城市拍大片 后期合成打造唯美星空
8、至此,【Camera Raw】部分調節完畢,進入ps頁面繼續調節。
首先打開曲線,觀察直方圖,發現右邊的高光部分并沒有細節,便刪除掉空白區域,同時微微壓低灰部,提升整體質感。去掉沒有細節的高光部分,也給畫面增加了沒有細節損失的對比,非常好用。整個過程后期過程調整完畢。 在自己的城市拍大片 后期合成打造唯美星空